时间:2022-10-01 12:15:02 | 浏览:428
芜湖滨江岸线风貌。
奇瑞新能源车生产线。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加快建设。
芜湖迈入轨道交通时代。
芜湖宣州机场已开通国内23个城市航点。
芜湖实施“共读计划”,打造学习型城市。
“紫云英花开,芜湖等您来”活动现场。
芜湖长江三桥雄姿。
建设中的芜湖港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场桥自动化无人操作,达到年18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
5月31日,芜湖市与海螺集团签署6个项目协议和3个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金额约50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长三角地区大型绿色建材现代物流产业园等,覆盖智能装备、新能源、物流、环保等多个产业和人才、金融等多个领域。
6月1日,芜湖江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210亿元,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特色示范标杆,进一步提升芜湖汽车产业的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
今年以来,芜湖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瞄准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锚定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创新打法、战法、步法,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聚焦增强科技支撑、发展能级、动力活力、人民福祉、政治保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引领式发展新局面,加快打造全省经济增长第二极和省域副中心。
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芜湖市坚持顶格谋划推进,以积极打造营商环境全国一流标杆为目标,对标先进地区、细化提升举措,全面形成“1个领导小组+18个工作专班+243项提升举措”的推进体系。构建服务生态,以实施“1%工作法”为总抓手,通过举办“畅聊早餐会”、组织“企业家接待日”公开办公活动、建设各级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企业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构建“四位一体”为企服务生态圈,积极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升企业体验感、获得感。
围绕十大产业链推深做实“双招双引”,全面提升投资规模和发展能级。芜湖建立“顶格战法”,通过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借会招商、乡情招商等形式,形成高位推动、多管齐下、通力合作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全面加大云洽谈、云签约、云发布、云开工力度,确保招商引资“不掉线”“不断档”。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62个,协议总投资958.1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2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大引强取得百亿项目“开门红”。
打出“创业芜优”政策组合拳,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该市举办首届紫云英人才日活动,推出18条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磅举措,派发3000万元人才城市体验券,发布5亿元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转化征集令,邀请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直播带“岗”1.57万个......让芜湖真正成为广大青年人才安放“身”“心”的港湾和归宿。启动2022年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紫云英人才云上双选会”,创新推出招才引智新模式,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间架起“云端”沟通桥梁,诚邀五湖四海青年才俊加盟企业,就业创业,用“超常力度”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办好群众“有感小事”,顶格推进住宅物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压实物业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清单化、闭环式加快突出问题整改,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已两批次摸排物业领域问题1000多个,已整改350多个,19家“躺平”的物业公司正在按法律程序被清退出芜湖市场,全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取得明显改观,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启动全面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对标一流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城市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提质、清洁能源利用等工作,以“席地而坐”为标准常态化开展全域深度保洁,以“绣花功夫”打造安全、干净、整洁、有序、设施完好的城市环境,以整体攻坚破解难点、打造试点、培育亮点,最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最干净城市”芜湖标准和长效管理体系,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芜湖市立足“省域副中心”定位和“走在前列”要求,迅速行动、担当作为,把暖民心行动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细,自我加压,将金牌物业、最干净城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行动3项民生实事作为市级项目一并纳入实施,推出“10+3”暖民心行动,出台《芜湖市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10+3”暖民心行动方案,让民生温度直抵民心,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为人民城市建设再添光彩。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和外部环境,芜湖市以进击姿态、拼抢状态,全力以赴做好稳经济各项工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完善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主要经济指标不断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1月至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比全省高5.1个百分点;新增328家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0%,比全省高11.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059.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个和1.8个百分点。
芜湖滨江岸线风貌。 奇瑞新能源车生产线。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加快建设。 芜湖迈入轨道交通时代。 芜湖宣州机场已开通国内23个城市航点。 芜湖实施“共读计划”,打造学习型城市。 “紫云英花开,芜湖等您来”活动现场。芜湖长江三桥雄姿。建设中的芜湖港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志在打造安徽省域副中心、人民城市的芜湖,今年以来,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创新推行1%工作法、畅聊早餐会等涉企服务措施,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组建全省首个人才发展集团,努力打造新思路的试验地、新事物的生发地、新产品的首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坚持走改革创新、产业立市之路,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构筑立体交通
日前,庐阳区政府办在庐阳区政府网站发布2021年庐阳区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其中,回应了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在庐阳区北部规划建设城市二级中心的议案”办理情况。文中称,围绕在庐阳北部规划建设城市二级中心,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对接
襄阳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实现更大作为王蒙徽出席并讲话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馨)6月26日,襄阳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省委书记王蒙徽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8日讯(记者高喜明)12月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孝感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指出,必须围绕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坚定不移深化区域发展布局,做大主城能级,做优两带协同,做实孝汉同城,做强多元支撑,建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6日讯(见习记者聂奥林)1月6日,孝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孝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共建汉孝临界协同区,全面建设武汉新外延。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中孝汉同城持续实化,汉十高铁、武汉
近年来,汉孝两地融合更加紧密,释放出更多同城化的红利。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提速的当下,紧邻武汉的孝感市准备在武汉城市圈中如何担当作为?如何做好定位、错位竞争携手发展?1月22日,武汉城市圈主流媒体联盟记者联合对湖北省人大代表、孝感市委书记
芜湖滨江风貌。陈剑 摄 芜湖长江三桥雄姿。(资料照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改革创新、产业立市之路,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芜湖成为我省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记者 沈宫石 摄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过去五年,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实干、奋勇争先,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芜湖篇章。芜湖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十年
芜湖城景-郑远摄 五年顽强拼搏,五年砥砺奋进。“十三五”以来,芜湖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经受住一场场大战大考,攻克一个个难题难关,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迈
民权县民生广场成了市民游玩的打卡地。本报记者 闫鹏亮 摄 连日来,民权县广大干群认真学习贯彻市六次党代会精神,鼓足干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创新求突破,发展再跨越,奋力打造商丘副中心城市。11月24日,在投资90亿元的民权县金艺产业园的建设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坚持学在先、走在前、作表率,带头当好三种角色,深入学习贯彻南阳市提升督查工作质效培训会精神。学思践悟,勇当对标学习贯彻“排头兵”。突出“快”,当好排头。第一时间召开局机关全体会议,研究制定12项学习贯彻具体举措。突出“全”,
朱是西在全市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数字化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硬底座强引擎王智慧主持9月29日,全市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转型
前10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入全省第一方阵,南阳发展一跃而起、气势如虹;营商环境全面向好,综合指数省内排名大幅提升,招商引资动力澎湃,“金凤凰”纷纷筑巢南阳;在A股主板上市企业总市值3400亿元左右,远超郑州、洛阳,稳居全省第一,南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