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8:43:42 | 浏览:888
央广网霍山5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通讯员陈波)春生夏长,万物繁茂。时过立夏,霍山县漫水河镇南庄村一处高山茶园里,喝饱了初夏雨水的茶叶翠绿茁壮。
“黄大茶是立夏前后黄芽采摘结束,茶叶长到一芽四、五叶时最好。原来我们只采黄芽,谷雨后茶厂不再收购就不摘了。现在村里办了一个黄大茶精制厂,我们可以一直采摘到六月份,每家收入都增加了不少。”46岁的何群正在和同村的几个妇女采摘鲜茶,两只手上下翻飞,忙得顾不上说话。
产品单一,茶叶资源浪费
南庄村位于漫水河镇东南部,白莲崖水库上游,地处大别山腹地,淠河流域上游,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横,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该村位于“西山药库”核心区,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天麻、茯苓、黄精等中药材的传统,中药材收入户均1.5万元。南庄东邻“黄芽之乡”大化坪镇,全村高山茶园共2600余亩,茶叶收入户均1万元左右。
5月中旬,霍山黄芽的采摘和制作已基本结束,但在南庄村的晋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流水线一样的制茶机械全部开动,20多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着摊凉、杀青、揉捻,烘制、焖香……
“我们皖西黄大茶是典型的大枝大叶大香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茶汤清亮,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锅巴焦香,具有提神助消化、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北方各省份都有很好的市场口碑。”公司负责人余大为捧着刚炒制出炉的黄大茶介绍说。
漫水河镇几乎家家都有茶园,大多都是在初春时采摘霍山黄芽鲜叶出售,但霍山黄芽对鲜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要求都很高,只取清明到谷雨前后一针一叶的茶树嫩芽。而一到立夏,气温升高加快,雨水增多,茶叶疯长,这时的茶叶就不再适合制作霍山黄芽了。所以往年这时候漫水河镇村民干脆就直接把茶树全部剪枝,开始外出务工。
茶园维护需要一年的时间,真正见效益的时间却只有短短20天的时间。茶园利用率太低,茶农收入也一直提高不了,极大影响了茶农生产积极性。该地虽有悠久的黄大茶加工传统,但多为各家各户手工炒制,受市场制约,采摘量和加工量都微不足道。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霍山黄大茶的采摘加工更是处于停滞状态,造成优质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
筑巢引凤,拓宽增收渠道
2021年,为延长茶叶采收周期,延伸茶叶生产链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漫水河镇把黄大茶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一方面对原有茶叶基地完成低改,不断提升茶园的规范化种植水平,现在全镇茶园将近2万亩;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统筹扶持资金105万元,在南庄村建立了400平米钢架厂房,并购买了全套黄大茶加工设备。筑巢引得凤凰归,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余大为返乡成立霍山县晋徽茶业有限公司,助力黄大茶产业发展,促进当地茶农进一步增收。
40岁的余大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跟随父亲在山西省做黄大茶销售,20多年的市场打拼,他们父子已经把自己的销售渠道铺设到山西省20多个县市,全面打开了霍山黄大茶在北方的销售市场。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多地的采购经历,余大为发现还是自己家乡的高山茶园制作的黄大茶品质最好,口味最佳,更得顾客青睐,因而早就有了回乡办厂的想法,正好南庄村建好了黄大茶精制厂虚席以待,余大为更加坚定了返乡创业的信心。
现在,晋徽茶业有限公司的建成,不单给南庄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漫水河全镇茶农都因此受益。在公司门口,漫水河镇李家河村的村民何申平骑着摩托车驮着上午刚采摘下来的两大口袋鲜茶,骑行了5公里路来南庄村卖茶。“黄大茶虽然收购价格比不上黄芽,但茶大易采,一天能采一百斤左右。我家有6、7亩茶园,往年只采黄芽只能卖将近2万元,今年黄大茶也有茶厂收购了,我们可以多采一个月,还能多卖个五、六千元。”
“两茶”并进,助推乡村振兴
2021年,晋徽茶业有限公司黄大茶销售产量达250吨。今年截至目前,该茶厂每天收购加工黄大茶鲜草1.5万公斤,制成干茶4000公斤,预计年销售量有望突破400吨,产值1200万元。周边农户通过黄大茶的采摘和在茶厂务工,户均增收可达7000余元。
“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们返乡创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镇村各级不但积极打造有机茶叶种植基地,提升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采摘效率;还帮我们打造好了加工生产平台,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黄大茶品控和市场销售。我们更有信心搞好黄大茶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促进带动父老乡亲们增收致富。”余大为信心满满地说。
“霍山黄大茶”是霍山县由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实践基地,多年来,霍山县始终把加快发展茶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当前,霍山已成为全国茶叶生产重点县、全国“茶产业发展百强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县和全国出口农产品(茶叶、水产)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茶叶基地规模达16万亩,黄茶产量占全国黄茶总产量的50%以上。
“下一步,我们还要引进茶叶采摘机械,降低人工成本,延长茶叶采摘期,提升茶园利用率,提高标准化程度,提升产业附加值,做大做优支柱产业,增加茶农收入,壮大村级经济,努力把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品牌做得更强、打得更响、擦得更亮。”漫水河镇镇长陈伟说。
来源: 央广网
6月17日、18日,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台州中心组第一代表小组来黄岩区,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康陪同调研。“柔川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大概有多少人次?亮点特色项目有哪些?”“模具小镇集聚了多少企业,年产
让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走进乡村看振兴)——龙安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纪实 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 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夯基础、补短板。2020年年底,龙安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区委、区政府乘势而上、接续奋斗,通
记者 王东昱/文图9月7日,驻马店市驿城区2022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暨“99公益日”活动先进单位颁奖仪式举行。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驿城区水屯镇在此项目捐款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驿城区政府从慈善基金中按比例给予配捐鼓励30万元。驿城区政府三级
红墙青瓦,秀丽的山水和热情的民俗,从宛城区的乡镇里开出花来。近年来,宛城区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各项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往深里做,推动乡村善治落地生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所有贫困户“一收入两不愁
秋日里的甜,从一颗猕猴桃开始。 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猕猴桃又到了采摘的好时节,猕猴桃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在猕猴桃果园,游客们拿着小桶尽情采摘、品尝,享受丰收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听潺潺流水,观巍巍泰山,享自然风光。近年来,省庄镇依托猕
齐鲁网德州9月2日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禹城市通过流程再造和对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眼下,德州禹城伦镇投资打造现代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即将投用。现代牧场可饲养奶牛1.7万头,奶牛粪污可以进行厌氧发酵和发电,废
溪山胜境景区西部网讯(记者 鲁鹏飞)碧绿的草坪,葱郁的树木,流水潺潺,鸟鸣啁啾,薄雾缭绕……清晨的铜川照金秀房沟宛如一幅现代版《溪山行旅图》。而谁能想到,这样一幅青山绿水的山水画卷前身却是煤矿矿区。从矿区变身旅游区,昔日的煤矿工人做旅游,从
来源:【渭南日报】渭南日报 记者 彭斌秋高气爽,凉风习习。连日来,在潼关县留翎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秋季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清扫村庄、美化村部,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据第一书记蒋园钢介绍,村上正在进行发展产业的一件大事——建山泉水厂。利用独特
9月9日,市委副书记李雄斌在横山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强调要对标对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指标,强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高质量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区政府区长贺建湘,区委副书记殷海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鲍二伟,区
新华社济南7月6日电(记者陈国峰)盛夏的鲁中山区雨水丰沛,一场雨过后,藏在大山深处的北崔崖村空气清新,青山如洗,村旁的遇龙河湍湍流淌,引来不少游客亲水消暑。小河沟能换回钱来?几年前,时任山东青州庙子镇北崔崖村委会主任的王海营在村民的质疑声中
9月22日,安阳市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国、全省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乡村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
眼下正值大蒜收获季节,为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5月20日,安徽省灵璧县高楼镇联合县总工会,在该镇鲍庄村大蒜种植基地,举办了首届“丰收喜悦共分享 打响振兴金‘蒜’盘”拔大蒜技能竞赛。来
近年来,郎溪县大力实施“五大振兴工程”,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努力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稳转型,确保实现“十四五”规划衔接打好基础。突出抓好“产业振兴工程”推进从产业扶贫到产业
央广网霍山5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通讯员陈波)春生夏长,万物繁茂。时过立夏,霍山县漫水河镇南庄村一处高山茶园里,喝饱了初夏雨水的茶叶翠绿茁壮。“黄大茶是立夏前后黄芽采摘结束,茶叶长到一芽四、五叶时最好。原来我们只采黄芽,谷雨后茶厂不再收购就
谈及霍山,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境而过。的确,“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的地貌形态,造就了“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态特征。大山曾是这座城与外界互通的羁绊,如今则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今年6月,安徽省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