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8:51:21 | 浏览:603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记者从"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先后安排1330项改革任务,各方面共推出制度性成果1073项。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1.6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2.34、消费倍差降至1.54,城镇每3户、农村每4户家庭拥有1辆私家车。
十年来,全省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人均期望寿命从75岁提升至78岁,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37%降至29%,建立覆盖99%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
十年间,建立覆盖99%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
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刘同柱介绍,十年来,全省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人均期望寿命从75岁提升至78岁,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37%降至29%,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安徽在全国率先启动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加成15%、高值医用耗材加成3%政策。以2021年为例,全省公立医院为群众让利45.38亿元。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压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同时,安徽首创县域医共体"天长模式",建设"两包三单六贯通"路径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25个,改革经验在29个省700多个县推广,"五包十统一"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广。实施乡村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常年保持1100名城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帮扶,每年轮训万余名乡村医生。远程影像等医疗服务覆盖1330个乡镇卫生院,为3万名基层医生配备"智医助理"。147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33个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85%,比十年前提高10个百分点。
此外,安徽以建机制为重点,初步建成"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镇村里解决"的分级诊疗制度,省域内住院率达到93.7%,基层诊疗量占比稳定在60%。241所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76所三级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创新设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覆盖99%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两票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121个中心药房保障乡村药品供应,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15%以上。建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监管制度。
十年间,全省市场主体从190多万户增加到700多万户
这十年,安徽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出营商环境"十做到""十严禁"正负面清单,建立政策优惠"免申即享"机制,迭代升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广政务服务"办不成事窗口"改革,省级政府透明度全国第3,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全国最少。十年间全省市场主体从190多万户增加到700多万户、总数居全国第9,企业家普遍反映安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同时,安徽加快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改革,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公平竞争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改革,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连续4年入围世界500强,十年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6%提高到60.8%,民营企业户数增长5.2倍、达188.4万户。推深做实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保持全国前10。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对照学习沪苏浙推出体制机制改革举措600多项,创新自贸试验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制度80多项。
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1.6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2.34
这十年,安徽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改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生活更殷实推进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三变"改革,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和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1.6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2.34、消费倍差降至1.54,城镇每3户、农村每4户家庭拥有1辆私家车。围绕生活更美好推进改革,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全覆盖,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全面推开,卫生技术人员数翻一番,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增长2岁多。今年省里集中拿出150亿元实施就业促进、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项暖民心行动,通过办好"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人的事"。
此外,在林长制改革方面,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形成了林长领衔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业治理新格局。近5年,全省完成造林765万亩,年均超计划任务23%;农田林网建成率达73.8%,有效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湿地保护率达51%以上,比2016年增加13.4%;森林火灾受害率2017年以来始终保持在0.5‰以下,远低于1‰的国家要求;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有疫情乡镇、病死松树、发病小班数量实现了"四下降"。
据监测,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4年的28.65%增加到30.22%,超过30%的区域生态状况良好国际公认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全省集体林权流转面积达1350万亩,比2016年增加506万亩;林权抵押贷款规模达300亿元,比2016年增加一倍多;全省林业总产值达5092亿元,比2016年增加近6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汪玉茹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许大鹏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遂宁观察 邹霞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坐不下了,过一会另外的车来接你们。”4月15日一早,遂宁市船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复兴分院开始忙碌起来。司机和等候的病人简单交流了几句,便发动班车开往几公里外的船山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记者从"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先后安排1330项改革任务,各方面共推出制度性成果1073项。十年间农民收入增长
2022年元宇宙概念热潮退去,真正有用的VR/AR应用开始展露头脚,元宇宙医疗出现了不少创业公司。你好,这里是科技前哨,继续跟你分享新兴科技企业有关的新鲜见闻。这个领域已经出现了医学教育培训、临床手术、康复护理等细分领域领域,Researc。
会上,安排了202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工作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工作;表扬了2022年度旌阳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征收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议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再深化,准确把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面临形势,完善统
黄山西海大峡谷网红小火车(凤凰网安徽特约摄影师:蔡季安)又是一年开学季你准备好了吗?不负韶华,马上出发!来黄山,用一场旅行迎接崭新的开始吧▍▎▏开学第一站在诗画里寻觅另一个自己日子虽然平淡,好在我们足够喜欢。开学第一站,走,去黄山!黄山宏村
安徽宣城龙川景区龙川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安徽阜阳八里河风景区主园区有“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之美称。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5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以前就听说在香港有这个降脂药,一直希望深圳的医院也能引进,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用,真的很方便。”8月1日,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48岁患者于女士,在港大深圳医院首次接受了英克。
1月30日,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南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告》全文如下:为做好疫情期间我市的医疗救治管理工作,维持正常的诊疗秩序,合理安排有需求的患者有序就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决定对隔
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仁义村,乡村医生龙焕标走在去村民家中随访检查的路上。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冬梅 摄龙焕标医生上门为村民测量血压。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冬梅 摄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富万村卫生室,乡村医生莫晔为村民看诊。广西新闻网记者 谢冬梅 摄莫
今年5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派出妇科副主任医师陈贤、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赵焕佳及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曾汇霞3名医疗队队员到昭平县人民医院,通过构建组团新模式,以“硬件+软件”帮扶举措、“长期+短期”人才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专家团队进驻桂阳。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讯(记者 谭明艳 陈勇 尹志强)日前,桂阳县举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帮扶桂阳县中医医院专家团队进驻仪式暨学术交流大会。授牌活动中,授予桂阳县人民政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医养结合支持解决方案研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专车接就医完毕的居民回家。杨晓川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要不是得到社区的及时安排,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带外孙女去看病。”9月18日,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街道钟鼓楼社区居民杜明把外孙女李婧(化名)从医院接回了家。身患疾
在全面推进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工作中,旌阳区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创新工作举措,瞄准问题找答案,聚焦短板促提升,全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据旌阳区卫健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强化优势资源,整合引领,错位发展特色科室
欢迎关注shijiechayuan-ms蒙顶山茶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优化诊疗流程,公立医院设立24小时病人服务中心,实施网上预约诊疗、自助缴费”“全力推进区人民医院‘三乙’创建,推进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和四川省社区卫生医院创建”“抓好民生票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10月23日,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龙马潭区人民医院)DSA设备正式开机启用,龙马潭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祝启容主持开机仪式时表示,这也是龙马潭区属公立医院第一台DSA。未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等突发急性疾病,辖区周